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似乎脫離不了痛苦這件事情,那天我去看了『潛水鐘與蝴蝶』這部電影,之前完全沒有看過這本書,只曉得一個ELLE法文版的總編輯因為一個罕見的疾病,讓他的身體只剩下一隻左眼可以跟這個世界溝通。

同一天我又去看了另外一部電影『茉莉人生』,自己一直很喜歡動畫,尤其是有別於迪士尼那種動畫王國的動畫,我更喜歡他們的原創精神和光怪陸離的想像空間.......

當我一開始看『潛水鐘與蝴蝶』的時候,說真的我心中一直在吶喊:不要吧!不要一直給我那樣模糊的影像,完全被侷限的畫面,搖晃的鏡頭,真的會把人逼瘋,真的很痛苦。但是我知道那是導演要讓所有的觀眾能夠去體會當男主角鮑比的感受,可幸也可怕的是他瞭解所有的一切,他聽得懂所有的話語,但是他完全不能動彈、他無法表達所有他的思想和他的感覺、他的需求,以這樣的標準,我想我們這些平常人的那些痛苦似乎就變得微不足道。
感覺起來法國的醫療場所似乎有種比較人性的感覺,至少他們用很多很多的方式去解決他的問題,同時他的語言治療師也用了一個方式讓他可以和這個世界溝通,但是真的非常非常的累,語言治療師必需要把所有的字母一個一個念出來,然後他眨眼來把單字拼湊起來,當美麗的語言治療師問他:你想要什麼?而他的第一句話卻是:我想死。因為他無法說不吧,我想。
但是後來他竟然去要求跟他簽約的出版社說,我要出一本書,於是出版社就派了一個很有耐性和善體人意的編輯紀錄他的感想和他在生病狀態的點點滴滴,因為他說:「我很慶幸我還剩下兩樣東西,一個就是回憶,一個就是想像力。」也因為有這兩樣東西,他把人類之所以偉大的原因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電影中我最感動的就是,鮑比幫他年邁父親刮鬍子的那段,最後跟他說:我以你為傲,那對他來說後來他中風之後,他父親打電話給他,他父親哭著說:「我們現在兩個人處境完全一樣,我無法上下樓梯,所以我現在是被禁錮在這個房子裡面,而你則是被禁錮在你的身體裡面。」
所有覺得自己不幸的人,其實都應該去看看這部電影,你將發現好手好腳的我們,其實真的很幸福!
台灣是一個很封閉的國家,因為政府很封閉,所以人民的眼界也很封閉,幾乎很多事情很多人可能只對美國人、美國文化最有感覺,因為我們被美化的太嚴重,嚴重到幾乎不知道伊朗和伊拉克是在哪邊,是怎麼一回事,但是其實世界上有太多國家是被美國洗腦的,所以其實我們也不是太丟臉啦!
但是自從「911」之後,美國電影對於回教國家的電影變多了,雖然有些還是一昧的大美國主義,不過也有一些電影也比較以中立的角度去看待這些回教國家,像喬治克魯尼主演的『諜對諜』就是一例。不過不需要特別去扯太多政治議題,雖然『茉莉人生』藉由一個小女孩的眼光看自己的祖國伊朗,真的可以讓你從她的角度去認識這個國家,我真的很希望大家都能用心去看這部電影,因為我們真的是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真的應該要開放自己的心胸去觀看更多的人事物和各種不同的種族和宗教。
如果你不瞭解伊朗這個國家,其實可以從『茉莉人生』中窺探一些真實的面貌,這個飽受戰爭摧殘的國家,他們的人民因為宗教,對於女性的歧視和不尊重,之前我在看『喀布爾書商和他的女人』就可以感覺得到,但是沒想到導演卻用許多幽默和諷刺的方式,讓那些受到壓抑的女主角們,瑪琪、她媽媽和她奶奶,都是讓人覺得不管怎樣的環境,仍然會有那些decent people值得尊敬。
由於小瑪琪的父母對於她寬容的教育方式,讓她成為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女孩,但是也因為她不夠循規蹈矩的衝撞言詞,使得她媽媽很擔心他會傷害到自己,於是她堅持把瑪琪送到瑞士念法語學校,可是一個皮膚種族都不一樣的女孩,即使是用同樣的語言在溝通,她還是遇到許多的挫折,也忍受了許多寂寞,在不斷的因為她衝撞的個性,她換過許多不同的房東也換過一些她原本自以為很棒的男友,最後卻發現其實他們都是被她自己美化下的動物,最後她差點病死街頭,當獲救之後,她決定打電話到伊朗給她爸媽,要求他們什麼都不要問,於是她回到了伊朗。
原本以為她回到溫暖的家之後,她可以回到原來的樣子,但是一切都回不去了,所有兒時的感覺和記憶,除了她的奶奶和她奶奶放在胸罩裡面的茉莉花......,最後她還是決定離開這個她又愛卻又無法繼續呆下去的地方。。。。